福建闽北山区(武夷山)产茶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当地茶树种类繁多,分类复杂。按照采茶时期、制茶成分、栽培地区、栽培品种等不同的标准,各有不同的分类方法。
初来武夷山的人往往为其复杂的分类所迷惑,简而言之,最粗略的分类可将武夷山的茶叶分为两个大类,一类为乌龙茶——武夷岩茶,另一类为红茶——正山小种。基于这两种大类的划分,大致可从地理上将武夷山划分为东西两个区域,东区是九曲溪下游的乌龙茶产区,包括武夷山及其周边地区,以九曲溪沿岸为其核心产区。西区是九曲溪发源的星村镇桐木村,主要出产正山小种红茶,以江墩和庙湾等自然村为其核心产区。
武夷岩茶是中国茶叶体系中的一个特殊类别,其评判标准以“岩韵”为核心,而“岩韵”是否纯正又取决于茶树生长的山场,即山场是否属于正岩产区。当地人认为,产于正岩的茶,岩韵正,回甘明显;反之,离正岩范围越远的茶,则被认为是岩韵不显或是没有岩韵,茶叶的售价也就越低。因而,依照此岩韵为市场评判标准,在闽北山区的茶山分布中事实上存在一个“正岩/外山”(还可以细分为大岩茶、正岩茶、半岩茶、洲茶、外山茶)、“正山/外山”的等级结构。总而言之,“正”——代表着正宗、高品质、味道纯正、最高等级等一系列的价值判断。
从文献记载来看,武夷山很早以前就存在着基于茶树生长的自然环境而对茶叶进行的分类,茶有“岩”、“洲”、“外山”之分。“茶,诸山皆有,溪北为上,溪南次之,洲园为下。”在山上者为岩茶,水边者为洲茶,武夷山之外者为外山茶。而“岩茶”又可进一步分为“大岩茶”、“中岩茶”及“半岩茶”。据陆羽《茶经》载:“种茶的土壤,以杂有烂石为最好,其次为沙质的土壤,黄土最差。”清代崇安县令陆廷灿的《随见录》中写到:“武夷茶在山上者为岩茶,水边者为洲茶。岩茶为上,洲茶次之。岩茶,北山者为上,南山者次之。”清代文人刘埥在《片刻余闲集》中也有类似的岩茶、洲茶的划分,并指出“凡岩茶,皆各岩僧道采摘焙制,远近贾客于九曲内各寺庙购觅,市中无售者。洲茶皆民间挑卖,行铺收买”。
依据古籍文献中的记载及如此市场上对商品武夷岩茶的分类,大致可以勾画出以下的“武夷岩茶等级分布图”
武夷岩茶具备岩谷花香 所谓岩骨花香就是我们讲的岩韵,它有没有韵味。
假设没有韵味的茶,肯定不是好的武夷茶,什么叫岩骨呢?
实际上就是岩韵的一种简称,岩骨的本身就是体现了茶叶中间一种石头的、岩石的味道。
具体解释就是说滋味非常厚、非常纯,而且保留的时间非常长,回味非常好。
至于说花香,不同于一般花茶的花香。它这个是在鲜叶靠特殊原料的加工而形成的一种花香,一种自然的花香,但由于品种不同,有各种不同的品种香。”
“武夷岩茶主要发源于明朝的末年和清朝的初期,它主要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必须要具备三个条件:
第一个,要有一个小气候的条件。我们武夷山这个小气候的条件是非常好的,不管从湿度,温度和土壤都是适合武夷岩茶的这个要求。
第二个,是要求有适宜的品种,一定要有好的品种,没有好的品种是做不出好茶来的。
第三个,是要有特殊的加工技术,没有这个特殊的加工工艺,也做不出这个好茶。